奶牛的高效养殖及疾病防治(奶牛的高效养殖及疾病防治措施)

时间:2024-12-21

奶牛的饲养

采用“预付”饲养。从产后10~15天开始,除按饲养标准给予饲料外,每天额外多给1~2千克精料,以满足产奶量继续提高的需要。只要奶量能随精料增加而上升,就应继续增加精料喂量。待到增料而奶量不再上升时,才将多余的精料降下来。“预付”饲养对一般产奶牛增奶效果比较明显。采用“引导”饲养。

牛的采食很粗糙,采食速度快且量大,能大量采食青草、干草、秸秆一类的粗饲料。所以,饲养奶牛应尽可能利用粗饲料,这样既有利于奶牛的消化,也可节省饲养成本。

保温。奶牛生活的适宜温度一般在4℃-20℃,低于0℃,会影响产奶量。因此,在秋冬季节的夜晚,要把牛舍内的门窗关紧,以防穿堂风侵袭牛身。栏内用长35厘米左右的草铺垫,要勤换、勤晒,保持柔软温暖。如垫草太少,牛易受冻、滑倒,引起关节损伤及乳房感染发炎。饲料。要保证青粗饲料的供应。

**环境控制**:奶牛舍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定期消毒,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要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舍内温度和湿度,确保奶牛处于舒适的生长环境中。 **精准饲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饲喂系统,实现奶牛的精准饲喂。

养奶牛怎么养

1、保温。奶牛生活的适宜温度一般在4℃-20℃,低于0℃,会影响产奶量。因此,在秋冬季节的夜晚,要把牛舍内的门窗关紧,以防穿堂风侵袭牛身。栏内用长35厘米左右的草铺垫,要勤换、勤晒,保持柔软温暖。如垫草太少,牛易受冻、滑倒,引起关节损伤及乳房感染发炎。饲料。要保证青粗饲料的供应。

2、采用“预付”饲养。从产后10~15天开始,除按饲养标准给予饲料外,每天额外多给1~2千克精料,以满足产奶量继续提高的需要。只要奶量能随精料增加而上升,就应继续增加精料喂量。待到增料而奶量不再上升时,才将多余的精料降下来。“预付”饲养对一般产奶牛增奶效果比较明显。采用“引导”饲养。

3、牛的采食很粗糙,采食速度快且量大,能大量采食青草、干草、秸秆一类的粗饲料。所以,饲养奶牛应尽可能利用粗饲料,这样既有利于奶牛的消化,也可节省饲养成本。

奶牛养殖小区疫病的防控措施,奶牛疾病防治

1、一)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按奶牛小区的饲养规模,在四周应建围墙(网、栏),大门口应设外来人员更衣室和紫外线灯等消毒设备。还要建车辆消毒池,尺寸:长5米、宽5米、深O.l米;人行过道消毒池,尺寸:长8米、宽l~l.4米、深O.O5米。池底要有坡度,并设排水孔。

2、奶牛场或生产区入口处设消毒池,池内每天应保持有新鲜消毒液,消毒室内应装紫外灯。(2)非本场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进入生产区。外人进入必须先更换工作服、帽和胶鞋,经消毒池和消毒室消毒、杀菌后方可进入。(3)每天应清理牛舍、运动场及周围地区的牛粪及其他污物,每季度大扫除、大消毒1次。

3、卫生防疫:禁止非本场的车辆和人员进入场内,场内应建墙或设置防疫沟,生产区门口需设置消毒室与消毒池,消毒室内安装紫外灯、洗手用消毒器,消毒池内放置2-3%氢氧化钠液。

夏季奶牛高效养殖措施

1、奶牛养殖户若要实现高温、高湿季节牛奶高产、稳产,应加强如下特殊管理措施:1调整日粮成分。喂给高产奶牛高质量饲草,多加一些精料或者高脂肪物质来提高日粮的能量,可用豆类、全棉籽以及动物性的脂肪等,补充量以1%-5%为宜。

2、另外,夏季要给奶牛饮新鲜、清洁、充足的凉水,凉水有助于奶牛降低体温,增进食欲。每天需饮5~7次,即每5~0小时就饮水一次,最好采用自动饮水器。(4)增加排热降温措施。在牛舍内安装排气量大的风扇,加速舍内气流的速度,减少舍内湿度以利牛体散热。

3、但是,只要措施得当,夏季奶牛仍然可以养好。l.调节舍内温度夏天气温较高时,首先要把牛舍门窗打开,增加舍内空气流动。其次要用井水冲刷饲槽、粪沟及墙壁。三是要安装电风扇,疏散牛只,牛床之间的距离不小于l2O公分,并给牛体直接淋浴,以吸收体热,降温解暑。

4、饲喂青汁饲料青汁饲料富含碳水化合物和水分,不仅适口性好,还能解渴,对预防中暑和缓解奶牛热应激非常有益。在保证足够干物质的前提下,饲喂一些优质草、胡萝卜、冬瓜、西瓜、土豆等。有利于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浓缩饲料可以饲喂麸皮、豆粕等更适口的饲料。喂粥,将奶牛的部分浓缩液换成粥。

5、增加饮水量和降低饮水温度。夏季将奶牛日粮中食盐含量从占精料的5%提高到6%,可以使每头奶牛每天的饮水量增加10千克左右。给奶牛饮用深井水也可以缓解热应激。给产奶牛补充钾离子。

6、因此要在饲喂时打破常规投料量,适当增加精饲料的给量,增长幅度在10%左右,以满足奶牛正常的生长、生产需要;奶牛归牧后,应注意粗饲料的补充,添加没有霉败变质的青干草、玉米秸、青贮等。为增加奶牛的适口性,青干草最好是喷撒盐水,玉米秸最好是揉碎、铡短,拌上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