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瘫痪(奶牛生产瘫痪)

时间:2024-11-12

奶牛酮病瘫痪么

1、奶牛酮病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产奶量下降,奶汁中泡沫较多,食草不食甚至食欲不振,大小便呼吸时有烂苹果味,出现严重的瘫痪症状,极少出现神经酮病症状。虽然死亡率不高,但酮病奶牛场的损失高于其他疾病。

2、据资料,奶牛发生隐性酮病时,其血液、乳汁中酮体的浓度增高,而尿素含量降低。临床型一般表现为消化型、神经型及生产瘫痪型。(1)消化型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食欲异常,初期常拒食浓厚饲料,尚愿采食干草,后期连青、干草也不愿吃,甚至食欲废绝。排粪干燥,有时便秘。

3、奶牛酮病,这个困扰奶农的疾病,以高发病率和围产期的高频发生著称,医学上又称为奶牛酮血症。当奶牛进入产前21天至产后21天的特殊时期,其症状尤为显著:产奶量骤降,奶汁泡沫增多,食欲减退,甚至可能拒绝进食,同时伴有排尿和呼吸中带有臭烂苹果的气味。

4、奶牛酮病的诊断中,关键在于准确区分其与前胃弛缓和生产瘫痪。前胃弛缓的特征是呼出气体无酮味,尿液和乳汁检测酮体含量不高。

5、奶牛得了酮病一般产后30天左右呈现顽固性消化紊乱,不爱吃精料,喜吃粗料,触诊瘤胃异常空虚,肚腹卷缩,排粪迟滞。当靠近牛体时,有一种醋酮气味(似烂苹果味),泌乳减少。精神沉郁,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流涎,异嗜,咀嚼运动异常。呼吸、脉搏及体温无明显变化。

6、奶牛如果同时发生酮病和生产瘫痪时,诊断比较困难。如果用上述方法治疗生产瘫痪有效,但患牛仍不能很好采食,此时应检查有无酮病。伴有早期生产瘫痪的神经型酮病病牛,主要表现为肌肉震颤,步态蹒跚,行走类似麻醉或醉酒,随后倒地,并可能出现感觉过敏和惊厥。

为什么补钙不能避免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生?

1、奶牛产后瘫痪常在产后72h内发病。母牛生产或接近生产时,为了泌乳,机体促使钙离子进入乳汁中,会导致母体中的钙离子的水平突然降低。钙离子是参与机体代谢的重要矿物质,它的缺乏会引起代谢紊乱,肌肉收缩无力等。常见的补钙方式不能被充分利用和吸收,导致产褥热疾病的发生。

2、随着母牛年龄的增长,肠胃消化、吸收机能减弱,无法充分吸收饲料中所含的钙、磷,造成血钙水平降低,从而产后容易出现瘫痪。2 临床症状 1 典型症状 母牛一般在产后12~72 h出现发病,部分在分娩过程中突然持续发病。

3、属于。奶牛生产瘫痪疾病是奶牛分娩前后由于缺钙而导致突然发生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的代谢性疾病,补充所需的钙制剂属于对因治疗,可以很好的解决奶牛产后瘫痪。

4、奶牛产后瘫痪与其体内钙的代谢密切相关,产后泌乳动员了大量钙质从乳中排出,此时血浆钙含量必须通过增加胃肠吸收和骨钙析出得到补充,但母牛分娩前后胃肠机能紊乱,使钙的吸收率降低,同时母牛雌激素水平升高,阻止骨钙及时转送到血液,造成钙的负平衡,最终导致低血钙性瘫痪的发生。

5、奶牛酮病的诊断中,关键在于准确区分其与前胃弛缓和生产瘫痪。前胃弛缓的特征是呼出气体无酮味,尿液和乳汁检测酮体含量不高。

6、预防产后瘫痪的关键在于提前干预。在产前第二个干乳月,即母牛准备哺乳的阶段,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为每头牛提供足够的钙质是非常重要的。据试验数据,每日为每头牛补充20克钙,并维持钙磷比例在2:1的理想状态,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后瘫痪的发生概率。

怎样避免奶牛产后瘫?

妊娠后期,要注意日粮中钙、磷的供应及比例。要给牛适当运动及日光照射。(2)对有过生产瘫痪的牛,产前5~10天,每天注射一次维生素D3 1000毫克。(3)病牛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800~1000毫升,或50%氯化钙注射液400~600毫升,混合于5%葡萄糖溶液1000~2000毫升中缓慢静脉注射。

乳房送风疗法是治疗奶牛生产瘫痪最有效和最简便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对于使用钙剂反应不佳或复发的病例更有益。空气进入乳房内后,刺激乳腺内的神经末梢,传至大脑可提高其兴奋性,消除抑制状态;其次可增加乳房内压力,压迫乳房血管,减少乳房的血流量,抑制泌乳,从而增加全身血容量,使血钙的含量不再减少。

预防产后瘫痪的关键在于提前干预。在产前第二个干乳月,即母牛准备哺乳的阶段,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为每头牛提供足够的钙质是非常重要的。据试验数据,每日为每头牛补充20克钙,并维持钙磷比例在2:1的理想状态,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后瘫痪的发生概率。